顾怡文的工作也好办,她找以前朋友的关系买工作进厂当了会计,坐办公室的工作,每天就喝喝茶。
疯玩儿的姐弟俩当场懵逼。
不是,来一趟阳市探亲,怎么回去就剩她们俩了?
姐弟俩赶紧收拾东西奔去京市找爸妈。
谢仲康算是彻底黏上小孙女和孙女婿了,住下就不走,年中换防跟着回了阳市,然后叫人搬了张床进谢明望和顾鹤庭的宿舍。
他每天除了吃饭溜达,连棋友也不找了,就是监视顾莞宁锻炼。
七月份,顾盛清和顾则启再次接到先前工作学校的返聘邀请。
平反后顾盛清就被介绍给了研究所,严所长大喜,又多了一个劳力!赶紧把之前积攒的论文都给搬过去了。
顾盛清和顾则启白天工作,夜里在台灯下看论文,身心都得到了升华。
接到返聘邀请时,顾盛清想也不想就拒绝了,他年纪大力不从心,回去也没什么用。
顾则启也拒绝了。
但是老爷子心里头门清儿,大儿子这是被打怕了,他未尝不想继续自己理想中的事业,但一来今时不同往日,二来他脱离那个环境许多年……
知识和技术日新月异,顾则启虽向往,可也怕自己给组织添麻烦。
八月份,部队新一批推荐大学入学的军官正式启程去京市。
与此同时,内部已有风声传出要恢复高考。
京市的风向变换得更加迅速。
徐斯南在电话中已经十分肯定今年就要恢复高考。
这么大消息,冯秀芝赶紧给家里去了个电话。
原本说今年回南河县的,但是顾莞宁要参加高考,冯秀芝心想这么大事自己必须得在啊。
大队长程长顺接到消息顿时狂喜,回头立马就把几个老知青叫到跟前阴晦地透露出去。
天底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前进大队的人知道了,很快整个县城都有了风声。
程家老四程砚波也决定参加高考。
他工作的矿场收益一年不如一年,矿总有开完的一天,到时候他的去处可不一定比现在好。
赵红英和柴瑞云也决定参加高考,前者决定报北江省内的大学,后者和爱人决定能去京市就去京市,不然就回老家。
赵红英实在放不下队小,当初这学校建好,后面发展她耗了不少心血,一旦她离开有多少学生愿意留下,有多少老师愿意留下都是个未知数。
为此家里人和赵红英大闹一场。
但赵红英心意已决,而且决定留下的当时就和一名老知青打了结婚申请。
阳市。
恢复高考登报。
部队临时决定将下半年的推荐考试挪到和高考同一时间,并额外增加几门选考科目,必考科目难度也会大幅度增加。
程砚洲和顾鹤庭挑灯夜读,不敢有半点侥幸心理。
家里三个考生,南河县还一个,冯秀芝和程长河日日担心得夜不能寐,饭菜全她俩包,各种菜式换着来,还生怕考生们吃不好。
顾莞宁就比较轻松,还有时间辅导小明月的功课,去研究所参加论文交流会,该吃吃该喝喝该锻炼锻炼。
高考前两天,谢明望谢仲康和冯秀芝程长河就跟顾莞宁一起进城。
考试当天,四个家长准备齐全等在考场外,顾莞宁一出来就被带到车上回家吃饭,休息后再来考场。
部队里的推荐考试也如期举行。
程砚洲和顾鹤庭就只能自己骑车去江家吃饭。
三天的考试结束,顾莞宁在电话中和四弟程长波对了下答案,估算对方总分在二百五十分左右。
这还是先前,顾莞宁辅导程砚洲和顾鹤庭的时候整理出来一本重要知识点和例题册子,复印了几份冯秀芝寄回去给他和知青参考用。
顾莞宁不是很清楚这个分数能选择什么大学,她建议程砚波看好哪所大学,最好找到学校的联系电话询问一下。
她自己的估分在三百六十分左右,加上外语应该能上四百分。
分数公布前,十月份恢复高考时接受返聘回母校执教的大伯顾则启就打来电话,直接开门见山,问顾莞宁要不要去他们学校。
紧接着顾莞宁报名的部队高中校长找过来,说已经有多所大学询问考生顾莞宁的意向学校。
那这意思应该是考得不错了。
顾莞宁也是经历过大场面的人,上辈子高考出分后打电话来的学校更多呢。
于是一家人又坐在一起,开始研究报哪所学校。
顾盛清的母校是京大,顾则启的母校是航大,顾则慎的母校是清大,顾鹤阳的母校是医大,谢明望和顾怡舞的母校是清大,而徐斯南的母校是理工大学。
除了不在的大哥顾鹤阳,所有人各执一词,都想让顾莞宁报他们的学校。
谢仲康听得烦,他觉得哪个大学都好,干脆就让抓阄。
顾莞宁抓到了大伯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