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0章(1 / 3)

&esp;&esp;梁山伯沉默, 他性情敦厚,不善与人争辩,听月月这么一说, 只觉得她此举极为合理,甚至生出要不要将他写给祝英民、马文才的书信也交由月月审阅一番的想法。

&esp;&esp;即便他真的这么做,月月也是没有兴趣一封一封阅读的。

&esp;&esp;一些事她自己经历的时候不觉得怎样,落在别人的纸笔上,她怎么看,怎么觉得奇怪。

&esp;&esp;英民不在陇南,是去了何处?月月主动引开话题。

&esp;&esp;不再继续之前的话题,令梁山伯松了口气。

&esp;&esp;氐秦南下,朝廷命祝将军北上迎击。梁山伯回道。

&esp;&esp;氐秦之主符坚乃是此间响当当的一位雄主,目前各国在位的君主和他相比,都有着不小的差距。

&esp;&esp;话虽如此, 但是梁山伯并未对祝英民领兵迎战氐秦一事生出任何担忧, 这足以说明他对祝英民能力的信任。

&esp;&esp;既然祝英民不在陇南,月月也就没有继续待在这里的必要, 于是她便向梁山伯提出告辞。

&esp;&esp;梁山伯将月月送至城门口,月月临走前问了他一句:梁山伯,你如今也有二十多岁,家中父母可曾就成亲之事催过你?

&esp;&esp;梁山伯听闻此言, 忙向月月鞠躬道:祝夫子, 学生暂无成亲的打算,还望夫子莫要劝说。

&esp;&esp;月月倒是没想到梁山伯给出的竟是这个答案, 不免有些好奇:你现在没有成亲的打算,那你打算几时成亲?

&esp;&esp;梁山伯回道:等天下大定,方是山伯成亲之时。

&esp;&esp;月月一时无言,沉默良久才道:天下大定岂是易事,若是数十年、数百年才有能统一,你就等到那个时候吗?

&esp;&esp;梁山伯笑道:我相信以英民的实力,无需我等待这么久的时间,夫子不也同样相信着他,才会为他亲身犯险吗?

&esp;&esp;虽然月月没有多谈她失踪的这三个月内的经历,但是梁山伯清楚她一定经历了许多惊险绝伦、稍有不慎就会失去生命的事。

&esp;&esp;只是月月不愿多提,他这个做学生的也不好多问。

&esp;&esp;我早已和英台约好同日成亲,夫子不如关心英台是否找到意中人。梁山伯好心建议道。

&esp;&esp;月月听后眉毛一挑:你们约好同日成亲?

&esp;&esp;是。梁山伯道。

&esp;&esp;我曾听人说过,英台曾撮合过你与我家小妹,不知你考虑得如何了?月月忽然记起当初马文才曾向她透露过的信息。

&esp;&esp;梁山伯闻言当场愣住,半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英台一句戏言,岂能作数?学生出身寒门,从未想过能求娶祝家姑娘。

&esp;&esp;他从未将祝英台说的要把妹妹许配给自己的话当过真,更是没想到这话竟传到了月月的耳朵里。

&esp;&esp;你这些年助英民良多,莫再提什么出身寒门的菲薄之语了。月月认真道。

&esp;&esp;梁山伯惶恐应下,他性情温和敦厚,容易相信他人,虽然和祝英台相识多年都未曾发觉她是女子,但是寻常人的言下之意他还是梦境听出来的。

&esp;&esp;他见月月专门言明不介意他的出身,不由想到一种可能,迟疑道:夫子,学生曾听英台提及,令妹与他年纪相仿,如今已过去多年,她还未成亲吗?

&esp;&esp;你都相信以英民的能力统一这天下不会太远,我们作为他的亲人更是相信。寻常人家的女儿择婿,和帝王的亲姐妹择婿,可选的范围差距有多大,你应该是知道的吧?月月问道。

&esp;&esp;这是自然。梁山伯点头赞同,并因为月月的回答松了口气。

&esp;&esp;以他的出生,迎娶祝家女本就是高攀,待祝英台的妹妹成为帝王之妹,他更是高攀不起。

&esp;&esp;现在他已确定自己被剔除了祝姑娘的择婿范围,脸上因为和月月谈论婚姻大事而不自觉泛起的红晕总算消退。

&esp;&esp;然而他却不知,如今祝家尚未成亲的姑娘只有一位,她早已认定的夫君就是他梁山伯。

&esp;&esp;月月将梁山伯的反应看在眼里,并未出言点破祝英台的真身,只为她说了一句话:梁山伯,你哪天若是有了成亲的打算,定要第一时间告诉英台,也不枉你们结义之情。

&esp;&esp;梁山伯笑着应道:这是自然。说不定英台要比我这个义兄更早寻到意中人呢。

&esp;&esp;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