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被套路了。】
&esp;&esp;【人家还真不是纯粹蹭热度,那编剧发了条博客,大意是秦二再早慧也不可能四岁就指挥着宫女冒着三族消消乐的危险翻墙带她出宫,他这样改编才是合理的。】
&esp;&esp;【???】
&esp;&esp;【原来人无语的时候是真的会笑。】
&esp;&esp;不不不,签秦二肯定是因为笔画少。
&esp;&esp;嬴云曼非常确定这一点。
&esp;&esp;果然,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
&esp;&esp;扶苏当然看得出天幕是在指责他,可……他确实不可能带四岁的嬴云曼出宫游玩,这于礼不合。
&esp;&esp;而同样被指责的嬴政——毫无波澜。
&esp;&esp;嬴政出生在赵国,他的父亲子楚是秦质子,昭襄王派王齮围攻赵邯郸时却完全没管质子。
&esp;&esp;子楚和吕不韦跑了,把妻子赵姬和儿子嬴政都留在了危险的赵国。
&esp;&esp;相比起来,他对嬴云曼的庇护已经足够多。
&esp;&esp;至于私自翻墙出宫,在嬴政看来反而解释了秦二为何有造反的勇气。
&esp;&esp;………
&esp;&esp;被天幕点名的李信只能叹息。
&esp;&esp;就是他的战败导致秦、导致云曼公主被视为不祥。
&esp;&esp;“好在陛下非无情之人。”
&esp;&esp;陛下给了云曼公主可以随意进出宫的腰牌,还安排了卫士暗中护佑。
&esp;&esp;李信也能理解后世为何有如此误解,像陛下就不曾与人提及他幼时的经历,公主只是类父。
&esp;&esp;………
&esp;&esp;三个当事宫女就很清楚状况了。
&esp;&esp;蒹葭随行,在章台宫外等候嬴云曼,白露和白霜留在乐云阁内小声聊天。
&esp;&esp;“后人岂知公主的神异。”
&esp;&esp;“公主生而知之。”
&esp;&esp;无关风月
&esp;&esp;连翻墙的梯子都是三岁的公主指挥她们做出来的。
&esp;&esp;………
&esp;&esp;秦二的身份终于有了定论。
&esp;&esp;大秦公主嬴云曼!
&esp;&esp;“这不是名字。”
&esp;&esp;嬴分明是姓。
&esp;&esp;“或是因时移势迁。”
&esp;&esp;无数黔首已然在自发祈祷嬴云曼早日成为秦二世,由于这是诽谤,若不是独处那就大多只敢在心中默念。
&esp;&esp;现在并无腹诽之罪。
&esp;&esp;【这雷剧我压根就没看,所以我很好奇它怎么解释养济院的?】
&esp;&esp;【说秦二在宫外游玩时遇到了一个小乞丐,自责于自身的不祥,所以建立养济院抚育那场战争导致的六十二名孤儿。】
&esp;&esp;【之后孤儿们感念她的恩德,长大后自发回馈养济院,收养了更多的鳏寡孤独,于是咸阳百姓都在赞颂秦二的仁德。】
&esp;&esp;【卧槽,我看到了圣母的光辉!】
&esp;&esp;【我的沉默震耳欲聋。】
&esp;&esp;咸阳的百姓们纷纷傻眼。
&esp;&esp;“养济院不是陇西侯建造的吗?”
&esp;&esp;陇西侯李信皱起眉头。
&esp;&esp;云曼公主遵守和陛下的约定,所以不曾暴露身份,咸阳百姓都以为养济院是他的功劳。
&esp;&esp;这分明是实情,后世之人怎是这种态度?
&esp;&esp;难道……
&esp;&esp;李信不是蠢人,纵多年未上战场,对局势的判断能力也未曾减弱。
&esp;&esp;那腰牌恐怕也不是陛下为云曼公主所制。
&esp;&esp;“我居然被四岁的孩子所欺骗?”
&esp;&esp;自言自语中只有疑惑,倒是没有懊悔。
&esp;&esp;………
&esp;&esp;陈平惊叹秦二好手段!
&esp;&esp;他交友广益,虽从未离开过三川郡,却也听说过养济院的善名,当时只认为是李信毁于一场战败。
&esp;&esp;可这分明是秦二四岁时就已经通过“不祥”之说,和陇西侯李信建立关联,又通过养济院养士!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