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版主>情欲小说>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35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唐天将军 第350节(2 / 3)

知道不可能拉拢王忠嗣帮助他政变,所以派奴仆前往太原,如同自掘坟墓。

&esp;&esp;李瑄百分之百可以确认,这是老贼李林甫对王忠嗣的陷害。

&esp;&esp;老贼这一招太阴险,连李瑄都未料想到。

&esp;&esp;此触动李隆基最敏感的神经,利用李隆基的多疑,干掉他的两个对手,可谓一石二鸟。

&esp;&esp;李瑄稍微一想,就知道王忠嗣已经不可能再官复原职。

&esp;&esp;历史上,王忠嗣因石堡城事件,被济阳别驾魏林诬告后,三司推事,几乎被陷害致死。

&esp;&esp;李隆基即便已经搞清楚王忠嗣没有忤逆之心,但还是将其遗弃。

&esp;&esp;因为在李隆基心里,已经将王忠嗣的兵权,与太子的身份串联到一起。

&esp;&esp;此会让李隆基心中产生芥蒂,从此不再信任。

&esp;&esp;现在发生的情况,可比历史上“阻碍边功”的罪名大得多。

&esp;&esp;别说李瑄,连杨玉环都不一定能保下王忠嗣。

&esp;&esp;虽然王忠嗣有可能是李瑄的绊脚石,但李瑄扬名天下的时候,承受王忠嗣的恩惠。

&esp;&esp;如果不是王忠嗣给机会,就不再会有擒拿双可汗的事情发生,李瑄也不可能平步青云。

&esp;&esp;李瑄准备试试,看能否将王忠嗣的命保下来。

&esp;&esp;历史上天宝八载王忠嗣郁郁而终。

&esp;&esp;不管这一世王忠嗣能否熬过来,李瑄要还这份恩情。

&esp;&esp;现在李林甫权势远远不如历史上的天宝五载。

&esp;&esp;那个时候,李隆基将政事托付给李林甫,自己居高无为。使李林甫随意诛杀大臣。

&esp;&esp;他在思考从哪个地方为切入点,能劝说李隆基。

&esp;&esp;还有李亨,他应该不会有事情。

&esp;&esp;因为王忠嗣一被除去,太子就不再拥有外援,基本上等于囚在深宫中的金丝雀,对李隆基的皇位没有威胁。

&esp;&esp;就算李亨曾经和兵部尚书皇甫惟明关系很好,但发生这些事情,皇甫惟明必不会再与李亨亲近。

&esp;&esp;……

&esp;&esp;“大将军,圣人已经出长安明德门,一刻钟后,您可以出发。马匹控制慢步而行即可。”

&esp;&esp;李瑄沐浴更衣后,一名使者来到驿站告知李瑄。

&esp;&esp;按照礼仪,这种情况下需要李隆基带领文武百官就位,李瑄才能前去。

&esp;&esp;礼官会安排得明明白白,连马匹该什么速度都会说清楚。

&esp;&esp;一刻钟后,李瑄启程。

&esp;&esp;他带着亲卫,战马慢步,很快就到达距离明德门外十里的地方。

&esp;&esp;那里有李瑄熟悉的天子仪仗。

&esp;&esp;还有数以千计的羽林军、龙武军分列两侧,各色明光甲鲜艳。

&esp;&esp;宦官、宫女、乐队都有着不同的分工。

&esp;&esp;李隆基身旁是左右宰相,稍后方是六部尚书,诸寺长吏。

&esp;&esp;再后就是一些四、五品官。

&esp;&esp;虽然天子迎接功臣,是在礼制上。但李隆基从未亲自迎接过立功的将领。

&esp;&esp;最多就是派遣仪仗!

&esp;&esp;文武百官心中复杂,李瑄不得了啊!

&esp;&esp;只有李林甫明白李隆基为何这么宠信李瑄。

&esp;&esp;因为李瑄这小贼比他还能应逢圣人。

&esp;&esp;因为李瑄总能顺着圣人心意。

&esp;&esp;因为李瑄救过圣人一命。

&esp;&esp;因为李瑄会讨好杨玉环、高力士。

&esp;&esp;因为李瑄是大才子,所写诗文,盛唐气象,将忠君爱国表达得淋漓尽致。

&esp;&esp;因为李瑄甘愿成为圣人一把刀,铲除豪强,将财富送到长安。

&esp;&esp;因为李瑄提出理财的方略,已初见成效。

&esp;&esp;因为李瑄公正、务实,被李隆基认为有宰相之才。

&esp;&esp;因为李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总是以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的胜利,为李隆基开疆扩土。

&esp;&esp;这其间任何一条因素,都是晋升之机,甚至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