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的妆容应该远胜过扇上的牡丹花。
&esp;&esp;在姐妹的搀扶下,裴灵溪慢步到达门前停靠的七香车前。
&esp;&esp;然后踩在榻上,进入七香车内。
&esp;&esp;李瑄现在不能说话,也不能近身。
&esp;&esp;裴灵溪的姐妹按照规矩,上随行的副车。
&esp;&esp;此时,裴泛和柳氏,都已经出门。
&esp;&esp;李瑄在台阶下,对着他们拱手一礼。
&esp;&esp;裴泛职业病犯了,立马就要回礼。
&esp;&esp;还是柳氏拉住他,才让他没有出丑。
&esp;&esp;主要是李瑄对他这种地方官压力太大,畏惧李瑄如虎。
&esp;&esp;裴泛也不例外。
&esp;&esp;这段时间与李瑄议事的时候,虽李瑄一直强调不用拘谨,但裴泛还是改不过来。
&esp;&esp;因为李瑄最近任命一个叫赵奉章的吏部侍郎,在李瑄的支持下,赵奉章很快就架空另外一个吏部侍郎李彭年的权力。
&esp;&esp;赵奉章是狠角色,最近三个月时间,又惩治京兆两名县令,五名县丞、县尉。
&esp;&esp;同为京兆县令的裴泛自然是提心吊胆。
&esp;&esp;李瑄礼仪完毕后,骑上火云马,在裴灵溪的马车前绕了三圈。
&esp;&esp;寓意新妇今后会受到新郎的细心呵护。
&esp;&esp;锣鼓丝竹再响,迎亲队伍开始返回天水王府。
&esp;&esp;柳氏眼中湿润,感于女儿找到好归宿。
&esp;&esp;裴泛也感慨万千,他要在府中招待客人。
&esp;&esp;他的贵客也不少,连公主都派人来祝贺。
&esp;&esp;第279章 洞房花烛夜
&esp;&esp;李瑄迎亲回途的时候,欢送的长安百姓更多。
&esp;&esp;他准备十几车锦囊钱财。
&esp;&esp;反正都是李隆基赏赐的,分给长安的百姓,可以多买一些米。
&esp;&esp;等到道政坊的时候,十几车钱几乎送完。
&esp;&esp;李瑄还未到天水王府的时候,羽林军已经站满道政坊。
&esp;&esp;还有一些羽林郎进入天水王府。
&esp;&esp;这架式明显是圣人驾临!
&esp;&esp;文武大臣们还不知道圣人要来。也非常吃惊圣人会参加臣子的婚礼。
&esp;&esp;这是自圣人登基以来头一次。
&esp;&esp;正常情况下,只有皇子、公主的婚礼,圣人才会参加。
&esp;&esp;皇孙结婚,圣人都不一定会去。
&esp;&esp;可见圣人对李瑄的信任和宠爱。
&esp;&esp;这对保守派的打击很大。
&esp;&esp;现在的李瑄,基本上就像天宝元年的李林甫一样,不论李瑄提出策令,李隆基都会答应。
&esp;&esp;一个月前李林甫提出一个政令,然而李隆基却让李林甫与李瑄商量一下。
&esp;&esp;首席宰相策令竟然要与第三宰相商量。
&esp;&esp;这等于是首席宰相的声威“名存实亡”。
&esp;&esp;毫无疑问,李林甫起草的策令,被裴宽的门下省驳回。
&esp;&esp;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
&esp;&esp;如果门下省的长官左相不签字,这策令就无法通过。
&esp;&esp;更何况还有李瑄的支持!
&esp;&esp;虽然没有完全否定李林甫的策令,但一直让李林甫修改,如鲠在喉。
&esp;&esp;“圣人至……”
&esp;&esp;“贵妃至……”
&esp;&esp;李瑄还未归来,李隆基的龙辇到达天水王府外。
&esp;&esp;中官先一步入府,传达声令。
&esp;&esp;李适之、李林甫、裴宽等率领三品,立刻出门迎接。
&esp;&esp;其他的宾客,在前院等待。
&esp;&esp;“拜见圣人……拜见贵妃娘娘……”
&esp;&esp;李适之、李林甫等在车驾前拜见。
&esp;&esp;李隆基今日穿着黑色直裾袍,这对李隆基来说是为便服。
&esp;&esp;其意很明显,以宾客的身份参加李瑄的婚礼。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