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版主>情欲小说>大唐天将军> 大唐天将军 第72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唐天将军 第720节(2 / 3)

断抖动。

&esp;&esp;随后,李隆基感到一阵天旋地转,身体一软,瘫坐在榻上。

&esp;&esp;当杨国忠的话语传入李隆基耳中,犹如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心上,震惊之余,失望如潮水般汹涌而来,心痛得令他窒息。

&esp;&esp;他以为听错,但他确定没有听错!

&esp;&esp;家人上百口逃离长安,质子消失不见,在这个节骨眼上,任谁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谋反”两字。

&esp;&esp;怎么会呢?

&esp;&esp;安禄山是不通教化的胡儿,但李瑄是才华横溢的宗室英俊,是儒家推崇者。

&esp;&esp;在两人谈话的时候,李瑄甚至还提出“行道之儒”的概念,认为行儒更为高尚,更有价值观。当把符合行儒的古代文人、大臣,配享文庙。

&esp;&esp;那意思像是为自己百年后谋划,让李隆基一度认为李瑄想在自己死后,不仅要成为武庙主祭,还要配享文庙,流芳百世。

&esp;&esp;当时李隆基还以此开玩笑揶揄李瑄。

&esp;&esp;再加上李瑄一向谦逊恭谨,言语忠心耿耿,这让李隆基从未怀疑过李瑄会谋反。

&esp;&esp;李隆基无力地靠在榻上,回想这十年间,与李瑄在一起到画面。

&esp;&esp;那一次次辉煌的战功,让他开怀大笑,雄心万丈。

&esp;&esp;煌煌文治与赫赫武功他都满足,谁与争锋?

&esp;&esp;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esp;&esp;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esp;&esp;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esp;&esp;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唐土……

&esp;&esp;那一句句忠君报国的诗句。

&esp;&esp;在朝堂上一幕幕震耳欲聋的话语。

&esp;&esp;李隆基脑海中依旧有李瑄的意气风发。

&esp;&esp;那种举重若轻,那种侃侃而谈……

&esp;&esp;谁会否定这是忠臣呢?

&esp;&esp;“圣人息怒……还不一定呢,不一定呢……”

&esp;&esp;高力士快步上前,将掉在地上的帽子捡起,重新戴在李隆基布满银丝的头上,并轻声安慰。

&esp;&esp;李隆基已经七十岁了。

&esp;&esp;人生七十古来稀,可经受不了接连打击。

&esp;&esp;高力士听到这个消息后,也愣在原地很久,双腿一度坚硬,抬不起来。

&esp;&esp;他和李瑄的关系,建立于活字印刷术。

&esp;&esp;哪怕李瑄再受宠,也从未向人提起活字印刷术是自己创造。

&esp;&esp;将发明活字印刷的功劳让给高力士。

&esp;&esp;并点名推广雕版印刷术的好处。

&esp;&esp;十几年来,高力士培养大量雕版匠人。

&esp;&esp;不说每个县,几乎每一个郡的郡城,都已经建立印刷坊。

&esp;&esp;印刷一旦兴起,李隆基“每乡置一学”的政治理想一定会实现。

&esp;&esp;垂髫之倪,皆知礼让。是古往今来没有的风气,李隆基的开元盛世能做到,是史书上最辉煌的一笔。

&esp;&esp;但随着安禄山叛乱,戴白之老,不识兵戈的岁月静好远去。

&esp;&esp;因此,没有文人士子不去赞美高力士。

&esp;&esp;高力士是敬佩,欣赏李瑄的,他想给自己个理由。

&esp;&esp;但杨国忠这个时候一定不敢在这个时候胡言乱语。

&esp;&esp;哪怕东都洛阳沦陷,高力士一直心怀希望。

&esp;&esp;因为有战神李七郎!

&esp;&esp;他相信李七郎领精兵劲卒,绝对可以打败安禄山。

&esp;&esp;如果李七郎真要造反,还能依靠谁呢?

&esp;&esp;目视天下名将,似乎都是李七郎的老部下。

&esp;&esp;即便李七郎还不到而立之年!

&esp;&esp;“李瑄,安禄山,朕待你们如同亲子,朕给你们最高的官职,最大的爵位,最好的赏赐。”

&esp;&esp;“你们的子女都有高官厚禄,你们的祖辈都被追谥。”

&esp;&esp;“你们为什么要背叛朕!为什么啊!”

&esp;&esp;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