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在徐达等长辈面前,就喊大哥。
&esp;&esp;徐达放下酒杯,叹道:“你以为我不想让他早日成婚吗?是不能啊。”
&esp;&esp;“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婚姻哪是自己能做得了主的。”
&esp;&esp;“上位不发话,他就不能成婚。”
&esp;&esp;陈景恪顿时就明白了,在朱元璋心目中地位越高的勋贵,子女婚事就越是由不得自己。
&esp;&esp;尤其是嫡长子、嫡长女,基本都是朱元璋指婚。
&esp;&esp;其他子女成婚,也要事先和朱元璋打招呼,他点头了才能成。
&esp;&esp;徐允恭作为魏国公嫡长子,就更是没有这方面的自由了。
&esp;&esp;而且还不能说是皇帝的问题,只能自己找借口,说不想太早成婚。
&esp;&esp;“可陛下为何一直拖着啊,大哥可都加过冠了。”
&esp;&esp;徐达有些后悔:“说起来此事也怪我,早几年陛下想让他尚汝宁公主。”
&esp;&esp;“我怕他成婚太早沉迷男女之事,荒废了事业,就婉拒了。”
&esp;&esp;“结果那两年连续三位适龄公主出阁,剩下的都太年幼……”
&esp;&esp;从洪武十五年七公主大名公主出阁,到今年福清出嫁,足足过了三年。
&esp;&esp;想到这里,陈景恪突然反应过来。
&esp;&esp;好家伙,要是没有自己,福清就要嫁给徐允恭啊。
&esp;&esp;这就笑嘻了兄弟们。
&esp;&esp;不对,要是没有自己,徐达去年就没了。
&esp;&esp;徐允恭要守孝三年……
&esp;&esp;所以最终他还是要错过福清。
&esp;&esp;而且随着徐达病逝,徐允恭又太年轻,还没有在军中站稳脚跟,徐家的地位大大降低。
&esp;&esp;朱元璋也就没了加强联姻的想法。
&esp;&esp;当然,并不是说不重视徐家,他一直将徐允恭当做朱允炆的助手培养的。
&esp;&esp;这一世徐达没死,徐允恭的婚事依然由不得自己。
&esp;&esp;可现在情况又变了,徐妙锦入宫为太孙妃,就没必要再用公主来加强联姻了。
&esp;&esp;他可以随时成婚。
&esp;&esp;只要事先给老朱报备一下就行。
&esp;&esp;所以徐达才说,陈景恪推荐徐妙锦入宫,相当于是解救了徐允恭。
&esp;&esp;想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陈景恪都有些头大:
&esp;&esp;“勋贵也不容易啊。”
&esp;&esp;徐达笑着摇头道:“你这话听着有些欠揍,咱们拼死拼活一辈子图个什么,不就是为了这些东西吗。”
&esp;&esp;陈景恪一想,确实如此。
&esp;&esp;这还真是别人想要都要不来的待遇,除了那几家顶级勋贵,别家的事情老朱才懒得管。
&esp;&esp;“看您老这样子,准备今年就把大哥的婚事给办了?”
&esp;&esp;“办,必须要办,我还等着抱孙子呢。”
&esp;&esp;“有目标了?”
&esp;&esp;“那还不多的是,我徐达的儿子,谁家的姑娘娶不得啊。”
&esp;&esp;“哈哈,我就先恭喜伯伯了,明年定能抱上大孙子。”
&esp;&esp;几人是越聊越开心。
&esp;&esp;男人嘛,自然少不了涉及政治,话题不知不觉就说到了开海。
&esp;&esp;徐达问道:“未来大明的重心会是海洋吗?”
&esp;&esp;陈景恪摇摇头,说道:“大明必然是海陆并重,北海可还在北元人手里呢,必须要拿回来。”
&esp;&esp;“还有西域,安西,安南……有的是仗打。”
&esp;&esp;“只不过海洋方面是空白区域,立功的机会更多。”
&esp;&esp;徐达顿时就息了让徐允恭去水师衙门的念头,至少现在没那个必要。
&esp;&esp;“这就是你鼓动陛下,重启军功爵制的缘由?”
&esp;&esp;陈景恪笑道:“您真觉得,陛下若是不想,有人能说的动他吗?”
&esp;&esp;徐达自然知道,朱元璋是有多固执。
&esp;&esp;所以他才更好奇,陈景恪到底用了什么办法,让朱元璋改变保守想法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