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好版主>情欲小说>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04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704节(1 / 3)

&esp;&esp;当然,大明不会一直干涉对方的内政。

&esp;&esp;诸侯王可以在封国稳定之后,逐步提拔自己的人才,将这些位置替换掉。

&esp;&esp;但为了防止诸侯王分封之后,太过放飞自我,朝廷规定五年内替换人员不得超过三成。

&esp;&esp;十年后方可大规模替换朝廷指派的官员。

&esp;&esp;二十年内,国相和户部大臣必须由中央朝廷指派,二十年后方可自己任命。

&esp;&esp;国相掌管一国政务,只要他不出问题,封国就不会跑的太离谱。

&esp;&esp;户部大臣其实就是户部尚书的别称,为了和中央朝廷区分才用了户部大臣的称呼。

&esp;&esp;一个政府最重要的部门,就是财政机构。

&esp;&esp;尤其是新政推行以后,户部已经不单单是掌管钱粮那么简单。

&esp;&esp;还牵扯到最整个国家的资源分配,以及各种发展计划的制定,是国相最重要的助手。

&esp;&esp;只要这两个位置不出问题,再加上大明帮忙组建的行政体系,就能确保一个封国不会大乱。

&esp;&esp;如此二十年后,这个封国基本就能稳定。

&esp;&esp;而且他们的继承人差不多也培养出来,可以承担国君的职责了。

&esp;&esp;到时候再彻底移交权力给他们。

&esp;&esp;当然了,大明这么做自然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

&esp;&esp;就是防止某些人有异心,刚分出去没几年就忘了本,在政策上和大明渐行渐远。

&esp;&esp;前二十年由朝廷任命国相和财政大臣,就可以确保该封国能嵌入大明的藩属体系里去。

&esp;&esp;到时候经济高度和藩属体系绑定,就不怕他们有异心。

&esp;&esp;从去年确定第一批分封名额之后,朝廷就在国子监组建了一个特殊学院。

&esp;&esp;专门教授受封的诸侯王如何当国君,同时也对国相和财政大臣的候选人进行培训。

&esp;&esp;今天这场考试,主要考的其实是国相和财政大臣。

&esp;&esp;各五十名学员,前十五名将会获得这次机会,后面的只能等下一批诸侯分封了。

&esp;&esp;至于诸侯王和他们的继承人,这场考试也不是完全走过场。

&esp;&esp;虽然不论他们考的如何,分封都会进行的,可考的太差就会被剥夺行政大权。

&esp;&esp;说白了,如果将国家的最高行政权力,分成国君和国相府两部分。

&esp;&esp;考的好就能提前掌权,国相府就是辅佐他工作的机构。

&esp;&esp;考的差的国君,就要让渡更多的权力给国相府。

&esp;&esp;由国相府主持国家行政要务。

&esp;&esp;直到国君有能力承担职责,才能从国相府拿回属于自己的权力。

&esp;&esp;然而,权力那能是随便让渡的吗?

&esp;&esp;国相府主持大政,一旦形成惯性,国君再想把权力拿回来就千难万难了。

&esp;&esp;如果国相府还能获得中央朝廷的支持,那他们想拿回权力就更难了。

&esp;&esp;所以,对于诸侯王和他们的继承人来说,这场考试同样非常重要。

&esp;&esp;权力都有排他性,谁都不想把自己的权力让给他人。

&esp;&esp;看着考场里奋笔疾书的众人,陈景恪心下也是激动不已。

&esp;&esp;这都是华夏的种子,将来会在更多的地方生根发芽,散播属于华夏的芬芳。

&esp;&esp;朱元璋他们只是在这里溜达了一圈,见没有什么问题就离开了。

&esp;&esp;毕竟这场考试要持续一天,他们不可能一直守在这里。

&esp;&esp;送走皇帝一行人,赵谦返回考场挨个巡视。

&esp;&esp;看着这些特殊的考生,他也同样非常兴奋。

&esp;&esp;他是个做实事的人,对于朝廷的宣教计划非常支持,但对于朝廷的缓慢进度非常不满。

&esp;&esp;一度想辞官去地方教书,连地点都选好了就是琼州。

&esp;&esp;不过几次辞官都被朱标给拒绝了。

&esp;&esp;先是让他主持编写了海外明人进学教材,去年又任命他担任这所特殊书院的祭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