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夫夫二人待在书房中,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由于陶青的监督,叶胥这次也是按时吃饭,按时睡觉,并没有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esp;&esp;三日后,制定完计策的叶胥,出了书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通知各地的知府赶到营州。
&esp;&esp;收到消息的知府们,心中很是烦闷,这刚天气回暖,就要他们往省城赶。
&esp;&esp;有的正躺在床上的知府,也不得不从从不收拾一番出发,没办法,巡抚就给了五日的期限,五日之内必须赶到,真是官大一级压死人。
&esp;&esp;此次上任的巡抚是不是召唤他们过于频繁。
&esp;&esp;上一任巡抚正值壮年,不能说是身强体壮,比起花甲之年的官员,他算是年轻,可上一任巡抚也没有像新上任的巡抚多次让他们去省城开会。
&esp;&esp;现在天气回暖,还有许多宴席等着他们去,现在巡抚的命令一下来,他们这几天的宴席自然也就泡汤了。
&esp;&esp;无法,就算是心中万般不愿意,各地知府们也只好捏着鼻子往省城赶,谁让巡抚比他们官大一级。
&esp;&esp;等到各地的知府到了之后,叶胥端正的坐上上面发话:“本官近几日去田中转了转,发现又一个奇怪的现象,有的百姓没有耕地种,而村子附近明明有许多荒地。”
&esp;&esp;坐下的知府们知晓叶胥是什么意思,当即有人接话道:“那依巡抚的意思是”
&esp;&esp;“本官认为,既然土地荒废着也是荒废,不如让百姓们开垦,只要是他们开垦的土地,只要能坚持种三年,便能去官府报备,三年期满之后,那开垦的土地便开垦者所有。”
&esp;&esp;“当然,这些荒地不仅局限于百姓能开垦,若是有力气的乞丐想要开垦,自然也可以。”
&esp;&esp;“对于百姓们开垦的土地,前三年不收任何赋税。”
&esp;&esp;叶胥说完,望着座下呆呆不开口的知府们,叶胥气势全开,面色和缓的问道:“诸位不说话,可是有什么意见?”
&esp;&esp;不等下面的知府开口,叶胥补充道:“这些荒地仅限于百姓和无耕地者开垦,富商和地主不能享受这项政策,若是被我发现那个知府所管辖的地区有阳奉阴违者,后果自负。”
&esp;&esp;叶胥怕地主和富商钻空子,他此举主要是为了让荒地不荒,若是真的让富商和地主开垦,那哪里还有无家可归之人的活路。
&esp;&esp;第147章 乞丐们又哪里是富商和……
&esp;&esp;乞丐们又哪里是富商和地主们的对手。
&esp;&esp;叶胥看着坐在下面的各地知府, 很是不满,现在他已经将事情说完了,他们怎么这么没有眼力见。
&esp;&esp;命令他已经发放下去了, 他们怎么不赶紧回去执行。
&esp;&esp;叶胥看着岿然不动的知府们,自认为很是和蔼的说道:“诸位还有什么异议吗?”
&esp;&esp;叶胥见他们纷纷不说话,便开始赶人:“既然诸位没什么意见,那便回去实施吧, 若是遇到什么事情, 可以以书面的形式告知。”
&esp;&esp;叶胥扫了一眼在座的知府, 继续道:“现如今正值耕种的好季节,你们别回去晚了,耽误了事。”
&esp;&esp;其实对于这个想法,叶胥大可以直接写封信告知他们,可叶胥总觉得写信告知,不如当面叙说来的印象深刻。
&esp;&esp;叶胥的命令开始在营州的各个地方开始实施时, 营州各地的百姓们见只要是自己开垦的土地, 只要种满三年,便归自己所有。
&esp;&esp;就现在的行情来看:就算不是良田,一亩地还能卖三两银子, 现在这些荒地竟然只要是自己开垦的, 就归自己所有。
&esp;&esp;在百姓眼中, 这些荒地像是白得的银子一样, 只要自己多干一些, 他们便能免费得几两银子。
&esp;&esp;这个消息对于百姓们来说真的同过年一样,一时间有耕地的百姓们将自家的土地翻完土之后,便在自己最大的范围内,开始开垦荒地。
&esp;&esp;自古, 农民以耕种为生,耕地的多少是能间接影响到一家子生活的好坏,现如今巡抚大人亲口发话说村子附近的荒地,他们能开垦多少,那这些土地都是自己的。
&esp;&esp;一时间只要是村子附近有荒地的百姓们喜不自禁,纷纷选一些离自家近的荒地开垦。
&esp;&esp;一时间内,本该闲下来的村民们,热火朝天的翻新土,这些都是以后改善他
好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