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声粗鸣的汽笛,船靠岸了。北岸一座大山,是土石、岩层结构混成的,这便是有名的积石山。山左半崖上有当地乡亲们筹建的老君洞,采用古式建筑,两层套建的门楼古香古色,檐角琉璃飞挑,又在半山腰上,从下仰望,真如缥缈仙山的幻境。山右,顺着栽着栏杆的窄石道前行,就来到炳继寺窟。“炳灵”为的臧语的音译,乃“十万佛”之意。创建于十六国时期,距今已一千六百多年的历史了。现存窟、龛一百八十三个,石雕像近六百九十四身,泥塑八十二身,壁画约九百平方米。炳灵寺石窟依山岩而凿建,洞窟大小各异,因地傍形。未来之前,有人说:“没到过莫高窟、榆林窟,游炳灵寺窟是逼着观窟哩。若看了名窟,炳灵寺就逊色多了。”尽管如此,或许是由于我们首次观窟吧,引起了极大的兴趣。石窟中的雕刻、石凿、壁画各具风采,更让人惊叹的是历经这么多年的风雨,很多洞窟中的颜色仍然鲜艳无比,这不能不让人惊叹、佩服古人的染色技艺之高妙。石像构思奇巧,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站的、坐的、卧禅的,各有千秋。尤其是千手观音,千佛洞中的一千幅壁画小彩佛,色彩鲜亮,形态逼真,蔚为奇观,特别引人入胜。其中最小的只有二十多厘米,玲珑别致、巧夺天工。最大的一尊石雕佛像面东背靠悬崖而坐,高达二十七米,双手平放于膝盖之上,目光平视前方,仪态从容安祥,神情庄严肃穆,体格雄健魁伟,给人一种特别慈善和蔼而又可靠的感觉半山腰上还有很多石窟,岩壁、佛龛多作印度塔式,为别处所少见。因炳灵寺地处黄河津渡,附近在历史上又是丝绸之路、唐蕃故道,故而形成了中印文化、汉臧文化的大交汇。山腰上有绿漆斑驳的木质古栈道,供人游览参拜用,但已年代久远而无法登攀再赏了!站在这些神工鬼斧似的伟大艺术品前,我不禁浮想联翩:古代帝王们是怎样折磨着那些艺人们在这样的悬崖峭壁上,昌着生命的危险凿窟雕佛的呢?而在古代科技是很不发达的年月里,艺术家们又是以怎样的心血创造出这么精美的艺术珍品呢?这简直是一个奇迹!以艺术的心血凝结成的艺术的生命的奇迹!出得寺门,返船,归航。夕阳晚照的水面又别是一番景色——“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香山诗真乃妙绝。弃舟,登岸,又参观了气势雄伟的刘家峡水电站及大型机组设施等。踏上归途的轿车,心中依然恋关那山,那水——那风格独具的山,那洁净而碧蓝的水令我永远为之醉服、难忘!附记:四月下旬之兰州,正值春暖之时,花儿尚未盛开,然已春意欣欣。二十日晨,一行五余人出游刘家峡与炳灵寺窟,就心中感慨及见闻,缀此,作为游览纪念,并笔志。二ooo年九月二日
好版主